为了挣回学费,钱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,每天清晨4点就背着粪篓离开了家,一路小跑到邻近的几个水源相对丰沛,土地比较肥沃,牲畜留在田间地头的粪便相对要多一些的村庄去,等到太阳冒出山头,钱锋的背篓里通常总能装着10来斤的收获。小学6个年头,钱锋靠背篓里的粪兑来的钱,完成了自己的学业。
中毕业前夕,老师问他将来想干什么时,他毫不犹豫地说了两个字:当兵!因为当兵可以解决出路问题。
那一年,高淳县的征兵工作如期展开了。由于从小缺乏营养,身高体重均不达标的钱锋,把参军入伍的梦想耽搁了整整一年。1976年底,他再次报名应征,终于通过了政审与体检数道关卡,被县武装部批准入伍。在登上运兵车前,钱锋对哥哥说:“转告母亲,我在部队一定争气,争取早日把立功喜报寄回家。”
三年后,即到了1979年底,已是排长的钱锋回高淳探亲。走进村里,他大惊失色。真是换了人间。到处都是歌声,家家盖起了瓦房,姑娘们穿得跟城里一样了。他的一位堂叔叫着他的小名说:“双荣啊,北京有个邓小平,他让我们有饭吃有钱花了。”回到村里,他挨家挨户拜访,村民争相恐后地给他讲“春天的故事”,一遍又一遍地重复“邓小平”三个字。他的中学老师说:“邓小平是圣人哪,他让咱农民吃饱了肚子。”
1984年4月,钱锋利用返乡探亲的机会,和妻子徐祥美结了婚。几天后,钱锋接到上级要他火速归队的加急电报,这时他才知道,军委主席邓小平下令各部队轮流到老山前线参战。现在,轮到他所在的部队了。
在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的军列上,时任第一集团军一师政委李继松告诉担任新闻干事的钱锋:“我要你在枪淋弹雨中把军人献身报国的气慨记录下来,向全国全世界人民宣传我们的英雄。记住,你手中笔杆子,就是机枪,就是大炮!”钱锋点点头。作为战地记者,钱锋在此后一年时间里,穿行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,采写了200多篇新闻。
钱锋的作品激励前方将士捍卫祖国尊严的同时,也深深地感染着全国亿万读者。如英雄指导员钱富生、钢铁战士展亚平、战斗英雄林祖武等重量级典型,都是钱锋在前线指挥所里发出的。由于表现突出,军里为此还给他个一等奖,同时,他被《国防战士》报评为优秀战地记者。
带着战场上的硝烟,穿着崭新的军装,钱锋于1986年2月19日奉命调任高淳县人武部。在县武装部,钱锋先后担任过政工科长、武装部副政委,1998年被上级任命为高淳县人武部政委、党委书记,同时兼任中共高淳县委常委。
任职命令下达后,他在南京警备区集训时,警备区副司令员陈大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剃着平顶头的武装部政委,容貌神态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像极了。于是,他带头鼓掌,请“小平同志”为大家讲话。钱锋过去在老山前线时,曾跟四川籍的战友学习过四川话。盛情难却,面对陈副司令员的邀请,他用四川话表达了对小平同志的敬仰。全体官兵热烈鼓掌。
没想到从此之后,“高淳有个邓小平”就在部队中流传开了。
2001年4月,钱锋率全县武装干部前往安徽、江西考察。无论是在九华山,还是在庐山,拍照时摄影师说什么都不肯收他的钱,问其缘由,对方都说:“你长得太像邓小平,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,不收钱,说明老百姓对小平同志充满着感激之情。”
对于小平同志,钱锋有着无限的敬仰甚至崇拜。得到众人的认可后,钱锋就萌生出如果有机会,自己也愿意在荧屏上扮演小平同志的想法。为此,钱锋悄悄地做足了功课。邓小平晚年写过一幅“实事求是”的题词,原本书法功底就很深厚的他便认真琢磨,反复临摹,后来他挥笔就能写出几乎可以乱真的“邓体”。《邓小平录音全集》他听了上万次。也曾多次到邓小平故里去感受伟人的乡情。
在高淳县人武部当了11个年头的政委,钱锋于2006年转业后,出任高淳县公安局政委。在新的工作岗位上,他依然坚守着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,为维护地方经济建设,促进社会稳定祥和付出了巨大心血。